中國設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 支持地方收購成屋

(中央社台北17日電)中國央行今天宣布,將設立人民幣3000億元(約新台幣1.35兆元,下同)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鼓勵引導金融機構支持地方國有企業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預計將帶動銀行貸款5000億元。

中國17日召開保交樓工作會議,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宣示要打好商品住房爛尾風險處置攻堅戰;商品房庫存較多城市,政府可「以需定購」,酌情以合理價格收購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隨後舉行例行吹風會,介紹做好保交房工作配套政策。

據國新辦直播,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副行長陶玲表示,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近期提出「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產和優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人行推出以下4項政策措施:

一是設立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鼓勵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支持地方國有企業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預計將帶動銀行貸款5000億元。

二是降低全國層面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頭期款)比例,將首戶房最低首付比例從不低於20%調整為不低於15%,第二戶房最低首付比例從不低於30%調整為不低於25%。

三是取消全國層面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首戶房和第二戶房貸利率均不再設置政策下限,實現房貸利率市場化。

上述首付比例、房貸利率政策調整後,各地可因城施策,自主決定轄區內首戶房和第二戶房最低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下限,也可不再設置利率下限。

四是下調各期限品種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調整後,5年以上首戶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為2.85%,可更好滿足住房公積金繳存人住房需求。

彭博新聞社記者提問,分析人士預計,住房去庫存所需資金在1兆至5兆元之間,資金來源是什麼?需要多少資金?

陶玲表示,按照「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思路,由人行提供低成本再貸款資金,激勵21家全國性銀行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向城市政府選定的地方國有企業發放貸款,支持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她說,所收購的商品房嚴格限定為房地產企業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對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一視同仁。按照保障性住房是用於滿足工薪收入群體剛性住房需求的原則,嚴格把握所收購商品房的戶型和面積標準。

陶玲說,城市政府選定地方國有企業作為收購主體。該國有企業及所屬集團不得涉及地方政府隱性債務,不得是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同時應具備銀行授信要求和授信空間,收購後迅速配售或租賃。

她並表示,這是「自願參與」。城市政府根據當地保障性住房需求、商品房庫存水準等因素,自主決定是否參與。符合保障條件的工薪群體自主選擇是否參與配售或租賃。房地產企業與收購主體平等協商,自主決定是否出售。21家銀行按照風險自擔、商業可持續原則,自主決策是否向收購主體發放貸款。

陶玲說,這項政策是人行為支持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推出的重要舉措,有利於透過市場化方式實現多重目標。一是加快存量商品房去庫存;二是加快保障性住房供給;三是助力保交樓和「白名單」機制。近期人行將推出正式「關於設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有關事宜的通知」。

她指出,2023年人行設立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畫,支持濟南、鄭州等8個城市試點市場化批量收購存量住房、擴大租賃住房供給。一年多來,試點在8個城市有序落地,商業可持續的租賃經營模式初步形成,為消化存量住房發揮了積極作用。統籌考慮政策銜接,人行將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畫併入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政策中管理,將在全國範圍全面推廣。(編輯:楊昇儒/周慧盈)1130517